沙畹、阿·列克谢耶夫济宁访古碑(二)邹城、济宁篇

王明珠
2021-01-12

第二天,沙畹和阿·列克谢耶夫骑着马,车夫用独轮车推着行礼,走上了去邹县的路。在一条乡间小路上,他们遇到几个汉子。沙畹向他们打听刚经过的一条河的名字。有位汉子回答了几句,说得含混不清。沙畹固执地要弄清究竟。而汉子依然慢条斯理,语焉不详。沙畹忿然作色,那汉子很惊慌,害怕招惹了外国老爷。阿·列克谢耶夫赶快过去帮忙,极力让那汉子稳定下来。当汉子发现能听懂年轻外国佬说的中国话后,开始变得愿意交谈了。他开始问这问那:“你们俄罗斯那边情况怎么样?也和我们这里一样有田地,有高粱?雨水也少?我们这里哪儿都旱!”他听说过轮船和火车,问阿·列克谢耶夫去俄罗斯要怎么走,有多远。絮絮叨叨说了很多话后,他彬彬有礼地跟沙畹等人道别,还热情地说:“有空来喝碗茶,拉拉呱。”阿·列克谢耶夫在日记中感慨说,礼貌和好客真是这个民族的优秀特点。

走到凫村时,几个人找到一个小客栈,准备吃点午饭。客栈里还有几个推独轮车的劳工,正用肮脏的大碗吃着用一种黑乎乎的液体拌的黄瓜丝。他们大口就着馍馍,用它来拔碗底的菜。沙畹问他们在吃什么,劳工们很热情地端过碗来,请远来的外乡人尝尝。沙畹看他们的饭菜里没有一点荤腥,就要了一只鸡送给他们。劳工们都扑通跪倒在沙畹几个人的脚下表示感谢。沙畹等人很不习惯这种被感谢的方式,就借口赶路,匆匆离去。

盛夏的午后,天气又闷又热,令人难受。空中涌动着巨大的阴暗云团,坑坑洼洼的土路被烤得灼热,马蹄和车轮扬起的尘土直往眼睛和嗓子里钻,呛得人又是流泪又是咳嗽。沙畹一行人不得不再次停下来到茶馆喝口茶,滋润一下冒火的喉咙。茶馆附近有些女人和小孩子们在乘凉,她们看见这几个奇怪的人,一开始躲得远远地,偷偷往他们身上瞅来瞅去。后来听他们说起中国话,才慢慢靠近,胆大的还凑上来问看起来面善的阿·列克谢耶夫是哪儿人。有人惊奇地对他说:“原来你说的话跟我们一样呀!”

眼看着乌云上了头顶,沙畹一行人没敢在茶馆停顿太久,急急向前赶路,还没到邹县,就迎上了滂沱大雨。他们到达邹县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几个人全都浑身湿透了。

暴雨下了一夜。一晚过去,雨过天晴。沙畹和阿·列克谢耶夫去拜会邹县知县。知县胡炜,是浙江人,他对不期而至的两个外国人没什么好感,很冷淡地接待了他们。听沙畹叽里咕噜说了一大串,胡知县也没明白这两个人究竟要做什么,就派了个衙役跟着他们,明着是护送,暗里是监视。


1.jpg


离开衙门,沙畹一行人去了孟庙。孟庙里断垣残壁、满目荒凉,没有任何祭祀品。庙堂被鸟弄得很脏。不计其数的乌鸦、喜鹊和白鹭在柏树上做巢。长满杂草的地上满是鸟粪,还有腐烂的鱼、蛇和青蛙,堆叠在一起,将空气污染得异常难闻。几个人忍着让人头晕的气味,找到了元代敕封孟子和孟子父母的八思巴碑文。或许是因为蒙古曾横扫欧洲,沙畹等汉学家对蒙古的遗迹格外留心。

孟庙里的焚帛池引起了两位汉学家的兴趣。孟庙的看门人告诉他们,这是用来烧丝绸的地方。但烧掉的丝绸并不是真的,是用草纸做成的假丝绸。孟子的后代祭祀祖先时在这个池子里烧掉那些假丝绸,烧剩的纸灰不能被践踏(否则神灵就不会接受供品)。在阿·列克谢耶夫看来,这个焚帛池体现了中国人祭祀祖先的奇怪想法:火可以把纸制的钱、礼器、房屋等等这些假的东西变成真的,送给祖先享用。


2.jpg


出了孟庙,沙畹几个人就离开邹县西行,准备到济宁州去。胡知县派的那个衙役还恪尽职守地跟着他们,送他们出邹县境。阿·列克谢耶夫蛮有兴致地观察了这个衙役:他肩上抗着枪,前胸和后背上都写着“邹县兵”,脚下穿着一双布鞋;头发盘得像女人的假发,里面还插了一把扇子。圆形的草帽上画着“五福”图,即富、寿、康宁、攸好德、考终命。

当他们走到泗河边,夜色已经降临。一行人在渡口边找了客栈住了一宿,第二天一大早就去渡泗河。渡口边上人群熙熙攘攘,奔来跑去,大呼小叫。阿·列克谢耶夫听到有人在骂人,言辞间涉及到全部的家庭成员和遥远的祖先。习惯了中国人礼仪彬彬的两位汉学家有点面面相觑,想不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与宗法和礼仪背道而驰的行为。

渡过泗河,又走了半天的路,沙畹他们才终于进了济宁城。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客栈,他们从城东走到了城西。沙畹累到再也不想动弹。这时忽然过来一个人,说领他们去一个又大又凉快的地方。原来早有人把两个外国人入城的消息报告给了济宁知州王鹿泉,王知州特意派了衙役来找他们,把他们安排在一所学校里住下(大概是济宁直隶州官立中学堂)。学校的房子明亮、高大、清洁,旁边的房子里供着孔子的牌位。但学生居住的房子像破旧的茅舍,又脏又黑,床铺上铺着高粱秸秆的垫子。


3.jpg


沙畹和阿·列克谢耶夫拒绝不了王知州的好意,只好在衙役的陪同下游览这座以商贾闻名的城市。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幅热闹非凡、生机勃勃的市井画卷:沿运河的两岸铺展开来的城市,街道很窄,铺着石板,上面盖着席子。到处都很热闹,贸易非常活跃。店铺很整洁。洒过水的鲜肉、新鲜的青菜和西瓜令人赏心悦目。空气中充满了街头商贩妙趣横生的叫卖声:“樱桃,樱桃,比老虎眼睛还要大的樱桃!”“李子,比汤圆还好的李子!”等等。卖衣服和粗布的商贩一边展示商品还一边唱着运河两岸风光。


4.jpg


相比喧嚣的市井生活,两位学者更关心古迹和文物。他们在休息了一晚之后,就早早去了州城内的文庙。当时济宁文庙有名闻天下的汉碑碑林,这可是汉学家倾慕的珍贵遗迹。两个人在文庙内如愿以偿,找到了他们闻名已久的汉碑和几块唐代碑刻。然而,他们也发现了一件让人愤怒的事情:一块汉代碑碣上的字被人一个一个细致地凿掉了。沙畹质问陪同的衙役:“这是谁干的?!”衙役很无所谓地回了他们一句:“是小孩子们。”这个回答让两个人很无奈。

    离开文庙,沙畹等人到济宁洋务局开了介绍函,就收拾东西,兑换了铜钱,租了一辆大车,奔向下一个目标:嘉祥县的武梁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