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矿局兴办探踪

枣庄市档案馆
2022-07-25

枣0.jpg

早期采煤图


当时的中国,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随之而起的太平天国运动,严重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洋人的坚船利炮让朝野上下变法图存的呼声日益高涨。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优秀代表人物主张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改革吏治、开通言路、吸收外资、振兴工业、提拔人才、开启民智,提出了“富国强兵”、“工业救国”的口号。

从这一时期开始,慈禧太后支持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恭亲王奕䜣等人,发起洋务运动,倚重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重臣,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先后在上海、广州、武昌等地聘请外国军官,购买枪炮、船舰,并在山东、湖南、湖北、四川、甘肃、江苏、直隶等地相继建立了军事工业,其中重要的有1865年所建的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1866年所建的福州船政局,1867年所建的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势头,著名的晚清“同治中兴”时代就此来临,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更是被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清王朝复兴的希望似乎依稀可见。然而,在李鸿章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一根紧绷的弦,直到他看到了峄县煤矿的说明书和乡绅所立的甘结之后,这根紧绷的弦终于可以稍稍松弛下来了。

自从同治九年,即1870年,李鸿章接替曾国藩就任直隶总督一职以来,他进一步推行洋务运动,在工业强国之路上放开了步伐。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又催生了一批民用工矿业和轮船、铁路运输业。这些企业有的采用官办,有的采用官督商办,也有的采用官商合办。军事工业建立之后,对煤和铁的需求和消耗不断增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和两江总督沈葆桢曾上书清政府,力陈开采煤铁的重要性,并提出开办煤、铁矿业的要求。清政府批复“开采煤铁事宜,着照李鸿章、沈葆桢所请。”1876年主持福州船政局的两江总督沈葆桢,在台湾基隆创办中国第一个新式煤矿,1877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秉承李鸿章旨意,设立官督商办开平矿务局,然而这些煤矿的生产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军工业的生产需要,大量的煤炭不得不从国外进口。恰恰在这时,几份关于山东峄县煤炭的说明书被呈到了李鸿章的面前,让他忍不住感慨:“天助我也。”

李鸿章反反复复地阅读这几份文件,他越是读心里越是欢喜,他的脑海中不止一次地浮现着峄县的位置,它的八十里之外就是运河,台儿庄自古就是古运码头,假如甘结所言非虚,那么峄县这块大煤田真的就能解决他的燃“煤”之急,金陵机器局、江南制造总局等等新兴的军工企业用煤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李鸿章随即命戴华藻、米协麟等人前往峄县筹备开办煤矿的事宜。在峄县乡绅金铭的陪同下,戴华藻和米协麟早出晚归到各个煤窑勘察煤田。当时的峄县令李子峨,不明就里,对金铭不跟他打招呼就带领戴华藻、米协麟两个人勘察枣庄煤田的举动很有意见,便向山东巡抚周恒祺禀报说:“二人行动诡秘”,要求准予查处。山东巡抚周恒祺接到峄县令的禀帖后,未经核查就把峄县令的禀帖内容转报给了顶头上司直隶总督李鸿章。李鸿章接到禀帖后,大发雷霆,立即书写公文一封,训斥周恒祺:“尔为直隶藩台时,米系直隶属员,其人朴实耐劳,兼有学问,尔不知乎?”

就这样,在李鸿章的大力支持下,戴华藻和米协麟向官员富商和地方乡绅召集股金两万两,又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1879年春,官商合办的“山东峄县中兴矿局”应运而生。


枣1.jpg

行驶在台儿庄运河上的运煤船只


中兴矿局成立后的一两年内,直隶通永镇总兵贾起胜,直隶候补道张莲芬和戴宗骞以及江苏补用同知陈德俊等人先后入股中兴矿局,又集资股银六万两。中兴矿局的生产规模随之逐步扩大,从创办以来先后开挖煤井十二座,每天出煤以百吨计,窑工人数多达数千人,不仅成为山东省内的大型煤矿,而且在全国也有很大的知名度。1882年,天津制造局评价中兴矿局原煤说:“较日本上等煤尤佳,与英国松白煤相仿。”湖广总督张之洞更是命令盛宣怀、湖北候补道凌道卿等人前来峄县考察山东的煤矿,中兴矿局迎来了鼎盛时期。

李鸿章很欣慰,正如他之前料想的一样,从峄县开采出来的煤源源不断地经由陆地和运河分销到南京、武汉和上海等地,峄县煤田的战略意义越来越重大。光绪九年七月十三日,李鸿章在奏折中写道:“该局地基不临江海,不虑洋人窥视;万一海疆有事,洋煤不来,峄煤可源源接济。”奏请峄县中兴矿局所产煤炭,仿照“台湾、开平、湖北等处开煤奏准成案,每吨交出口正税银一钱。各省兵商轮船机器制造局用煤,准其一律免税,完税之后,经过常关,应准呈验税单放行,运煤船只完纳船钞,免征船料。”

这一减税举措降低了成本,使中兴矿局所产煤炭更加畅销,仅峄县境内专门为它推销的商号就有三十多家,煤炭出井之后,商贩争相抢购。然而,好景不长,就在中兴矿局蒸蒸日上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透水事故让中兴矿局身陷泥淖。

1893年6月间的一天早班,一百多名矿工正在半截筒子小窑井下采煤,老井空洞里的积水突然涌过来,水势凶猛,井下工人乱作一团,争先恐后地拽住拉煤的绳子向上攀爬,导致四股绳子断了两股,当班的一百多名工人被活活淹死,无一生还。

1896年1月,山东巡抚李秉衡以“山东历办矿务并无成效”为由,奏请清政府封矿。中兴矿局停办。

得知这一消息时,李鸿章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从峄县乡绅向他报告枣庄煤田情况,到他派人创办中兴矿局,再到中兴矿局生意昌隆尔后颓然倒闭,转眼间,十七年过去了,他已经七十三岁了。此时的李鸿章,政治命运陷入了有生以来的最低潮。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大清国举国哗然,李鸿章成为众矢之的,受到万人指责,声誉一落千丈。李鸿章也视马关签约为奇耻大辱,发誓此生不再踏入日本国土半步。甲午战后,李鸿章被解除了位居25年之久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职务,闲居在北京东安门外的贤良寺内。

即便赋闲在家,李鸿章仍然在关注着峄县煤田的命运,中兴矿局虽然倒闭,但是地下储存的丰富煤炭资源还在,中兴矿局对于国家的战略意义仍旧重大,他一直在等待机会能够将中兴矿局重整旗鼓。然而他想不到的是,两年后,他用颤抖的手与德国人签订的《胶澳租界条约》,将峄县这块煤田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枣2.jpg

中兴煤矿公司矿区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