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运河,迤逦穿行。大运河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奋斗与兴盛。两千多年来,她以世所罕见的时空尺度流淌至今。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大运河也为世界所瞩目。2014年,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条贯穿南北5大水系、流经8个省市的千年水脉如何更有光彩地流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深深牵挂,念兹在兹——
2017年2月,北京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习近平总书记察看大运河沿岸生态环境治理成果时深刻指出,“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
4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大运河作为‘流动的文化’,既是时间上的流淌,也是空间上的绵延。穿越2500多年、蜿蜒近3200公里,串联起运河沿岸的一座座城市。她是润泽百姓的水脉,更是传承历史的文脉。”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文博考古分院院长贺云翱说。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指导下,各项保护工作整体规划、有序推进:建立遗产档案和监测系统,制定一系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地方性法规,出台《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大运河文化的统筹保护、传承利用握指成拳。
“当时我带着儿子就在现场。听到总书记那么关心大运河,我们感到温暖而充满信心。”扬州市民张庆深有感慨,“我家几代人都在运河边长大,大运河是我们生存的家园,更是不可割舍的根脉。”